考点11 大气的水平运动
考点热度 ★★★☆☆
1.影响风的三种力
方向 | 大小 | 对风的影响 | ||
风速 | 风向 | |||
水平气压梯度力 | 始终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 等压线越密集,
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 |
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 |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
地转
偏向力 |
始终
与风向垂直 |
大小随纬度增加而增加,赤道上为零 | 不影响
风速的大小 |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
摩擦力 | 始终与
风向相反 |
大小与下垫面性质有关。下垫面越粗糙,起伏越大,摩擦力越大,反之越小 | 使风速减小 | 与其他两力共同作用,使风向斜穿等压线 |
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
高空风 | 近地面风 | |
图示
(北半球) |
![]() |
![]() |
受力 | F1(水平气压梯度力)和
F2(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 |
F1(水平气压梯度力)、F2(地转偏向力)和F3(摩擦力)共同影响 |
风向 | 与等压线平行 | 与等压线成一夹角 |
考向一 等压线图上风向的判读
1.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且垂直于等压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北半球)。
2.如何根据风向判断气压高低和南北半球
(1)根据风的来向为高压一侧可知:图中南侧为高压,北侧为低压。
(2)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且由高压指向低压可绘出水平气压梯度力F水。
(3)从图中可知风向比F水偏右,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并在风向的右侧绘出地转偏向力F地,并且垂直于风向。
(4)根据摩擦力方向始终与风向相反,绘出摩擦力F摩。
下图示意某区域2016年某月29日08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示天气系统正以75千米/小时的速度东移,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M地29日08时的风向为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2.与29日08时相比,M地风向基本逆转的时间大致是
A.29日14时
B.29日20时
C.30日02时
D.30日08时
【答案】1.B 2.D
考向二 等压线图的判读
等压线图是等值线图的一种,表示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水平分布状况的图。常见的等压线图有气压场类型图(图1)、某日某时地面气压等值线图(图2)、某地区某日等压线图(图3)。在同一等压线图中,同一条等压线上的气压值相等。等压线图的判读和应用是高考中经常出现的考查要点,判读的关键是抓住等压线的数值特征、分布特征及组合特征。
![]() 图1 气压场类型图(单位:hPa) |
![]() 图2 亚洲东部某日某时地面气压等值线图(单位:hPa) |
![]() 图3 北美某地区某日等压线图 |
等压线图是等值线图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类型,它符合等值线图的一般特征并适用于等值线图的基本判读方法。
1.判断气压形式
(1)低压中心(如图1中乙处):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低(中心为上升气流)。
(2)高压中心(如图1中甲处):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高(中心为下沉气流)。
(3)高压脊(如图1中丙处):高气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弯曲最大各点的连线叫脊线。
(4)低压槽(如图1中丁处):低气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弯曲最大各点的连线叫槽线。
(5)鞍部:两个低压和两个高压交会处,其气压值比高压中心低,比低压中心高。~网
2.判断风向
首先明确高低气压;其次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据南、北半球画出偏转风向(如图2中A地吹偏南风)。
3.判断南、北半球
(1)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北半球。
(2)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左侧——南半球。
4.判断风力(风速)大小
(1)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如图3中乙地)。
(2)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如图3中甲地)。
5.判断季节
(1)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大陆内部一般为低压。
(2)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大陆内部一般为高压。
6.判断天气状况
(1)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
(2)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
(3)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
(4)低压中心和低压槽控制区多阴雨天气;高压中心和高压脊控制区多晴朗天气。
下图是亚洲东部某区域两个时刻的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1—2题。
1.左图中A处等压线的数值可能为
A.1 004或1 006
B.1 006或1 008
C.1 008或1 010
D.1 004或1 008
2.在这段时间内,关于风速变化的叙述,符合图中实际情况的是
A.台湾岛风速变大
B.珠江口风速明显变大
C.长三角地区风速变小
D.环渤海地区风速明显变小
【答案】1.B 2.D
考向三 等压(温)面图的判读
1.等压面图的判读
(1)判断气压大小
①由于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不同高度的大气所承担的空气柱高度不同,导致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如图,PA>PC,PB>PD。
②因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进而等压面发生弯曲;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处气压高,下凹处气压低。如图,PC>PD,PB>PA。
③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类型相反,若近地面为高压,则高空为低压。
(2)判断下垫面的性质
①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处为陆地,上凸处为海洋(湖泊);冬季,等压面下凹处为海洋(湖泊),上凸处为陆地。
②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
③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处为城区,上凸处为郊区。
(3)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大小
等压面下凹处,多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小,如上图中甲地;等压面上凸处,多晴朗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大,如上图中乙地。
2.等温面图的判读
等温面图与等压面图的判读有很多相似之处,可借用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来判读等温面图。
(1)随着海拔升高,等温面的温度数值逐渐降低。
(2)等温面向下凹的地区,气温较同高度其他地区低;等温面向上凸的地区,气温较同高度其他地区高。如上图中甲地为低温中心,乙地为高温中心。
(3)夏季:陆地上等温面向上凸,海洋上等温面向下凹;城市市区等温面一般向上凸。
1.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答案】1.B
下图是某日某时北半球某平原地区500 hPa等压面的高度(单位:m)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A、B、C三点气压相比较
A.PA>PC>PB
B.PA<PC<PB
C.PC>PB>PA
D.PA=PC=PB
2.此时,A、B两点近地面的天气特征是
A.A近地面晴朗,B近地面晴朗
B.A近地面阴雨,B近地面阴雨
C.A近地面阴雨,B近地面晴朗
D.A近地面晴朗,B近地面阴雨
3.C点近地面吹
A.西北风
B.偏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2018届福建省泉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生单科质量检查)下图示意2017年12月10日2时近地面气压分布,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甲、乙两地的气压值可能分别是(单位:hPa)
A.1024,1012
B.1018,1010
C.1022,1010
D.1022,1014
5.此时
A.东北地区天气晴朗
B.珠江三角洲吹西北风
C.大兴安岭风力较大
D.日本地区阴雨绵绵
读我国部分地区天气形势图,完成6—7题。
6.下列关于冬季山东半岛北部出现大雪天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受来自太平洋东南暖湿气流的影响
B.受中纬西风的影响,带来丰沛水汽
C.与日本西海岸冬季多暴雪成因相似
D.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气温异常偏低
7.关于天津市在图示时刻的天气的叙述,可信的是
A.东北风,有雨夹雪
B.西北风,最低气温-7℃
C.偏北风5—6级,重度霾
D.微风,空气质量良
(2018届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读亚洲大陆与太平洋因热力作用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回答8—9题。
8.有关甲、乙、丙、丁四地之间气压高低与气流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B.甲地气压高于丙地
C.甲、丙之间气流下沉
D.丙、丁之间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9.下列地理现象与图示季节相符的是
①塔里木河出现断流
②长江处在汛期
③中纬大陆上等温线北凸明显
④中纬海洋上等温线都明显向高纬凸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18届河北省唐山一中等五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山地迎风面的气压比背风面高很多,使等压线突然变形或突然密集,可将几根等压线用一条锯齿形线连结起来,称之为地形等压线。地形等压线应画在山的迎风面与冷空气一侧,与山脉平行,不能横穿山脉。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山地某季节地形等压线(单位:百帕)图。读下图完成10—11题。
10.山地迎风面气压比背风面气压高的原因是
A.迎风面气温高
B.迎风面气流下沉
C.迎风面暖空气堆积
D.迎风面冷空气堆积
11.图示季节和山脉位置最有可能是
A.冬季 ①
B.夏季 ①
C.夏季 ②
D.冬季 ②
(2018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二诊考试)下图为某区域8月16日15时和17日2时的气温(单位:℃)分布状况。据此完成12—14题。
12.图中两个时刻温差最大的地点位于
A.东北部
B.西南部
C.东南部
D.西北部
13.图中位于甲地的地理事物可能是
A.湖泊
B.山峰
C.城市
D.煤矿
14.16日15时,受局地环流影响,甲地东侧近地面吹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2018年北京卷)下图为北半球某日0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第1题。
1.据图推断
A.北京风速大,风向偏东南
B.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
C.极地气温低,气压值最高
D.热带太平洋洋面生成台风
(2018年江苏卷)下图为“2018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下题。
2.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
A.台风预警
B.森林火灾预警
C.寒潮预警
D.滑坡、泥石流预警
(2017年江苏卷)2017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下图为“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下题。
3.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
A.晴,西南风
B.阴,西北风
C.晴,东南风
D.阴,东北风
(2016年江苏卷)2016年1月24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下图为该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4—5题。
4.此时我国
A.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
B.北方普遍降温降雪
C.三亚风力大于昆明
D.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
5.该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的原因是
A.无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大
B.濒临海洋,受到海洋影响
C.纬度更高,正午太阳高度小
D.冷锋过境,降温明显
考点冲关
【答案】1.D 2.D 3.C
【答案】4.C 5.C
【解析】4.依据图中等压线分布状况可知,甲为高压中心、乙为低压中心,图中相邻等压线之间的气压差为4 hPa,因此甲地气压值大于1020、小于1024;乙地气压值大于1008、小于1012。故选C。
5.读图可知,东北地区受低压控制,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大兴安岭等压线密集,风力较大;由当地等压线可知,珠江三角洲吹东北风;日本地区受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天气晴朗。故选C。
【答案】6.C 7.B
【解析】6.结合山东半岛的地形分布可判断,烟台、威海冬季都有大雪降临,主要是处在掠过渤海的西北季风的迎风岸,且冬季风受北部渤海湾的水汽补充,这与本州岛西部冬季处在掠过日本海的西北季风的迎风岸而多雪成因相同。故选C。
7.读图分析可知,天津的西北为高压,东侧为低压,根据气温低、气压高知识,加上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加上地转偏向力,作图可知天津点近地面风向为西北风;又因此时为冬季,气温较低,最低气温在0℃以下,故B正确、A错误;
读图可知,此时天津附近的等压线较为密集,说明该地风力较大,不可能出现雾霾,C、D错误。故选B。
【答案】8.A 9.B
【解析】8.甲地等压面向上凸起,乙地等压面向下凹陷,甲地气压高于乙地;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甲地气压低于丙地;甲地为高压,近地面乙地为低压,所以甲、丙之间的气流应上升;此时丙地气流上升形成低压,可判断丙地气温高,陆地气温比同纬度海洋高,海洋上气流下沉丁地形成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故选A。
8.亚欧大陆上出现低压,此时是北半球的夏季:塔里木河有充足的冰雪融水补给,流量大,不会出现断流,①错;
长江流域因正值雨季,河流处在汛期,②对;
无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中纬度大陆上等温线都明显向北凸,海洋上向南凸,但北半球高纬在北方,③对、④错。故选B。
【答案】10.D 11.D
【答案】12.D 13.A 14.B
【解析】12.读图可知,16日15时图中高温中心位于西北角,局部温度达到32℃以上,17日2时图中低温中心位于西北部40°30′—40°42′之间,局部温度低至26℃以下,因此图中两个时刻温差最大的地点位于西北部。故选D。
13.对照两幅图可知,图中甲地降温幅度最小,可能为一水域,如湖泊。故选A。
14.16日15时图中,根据纬度变化可知,该地为北半球,甲地是低温中心,形成高压中心,受局地环流影响,甲地东侧位于高压东侧,近地面吹西北风。故选B。
直通高考
【答案】1.B
【解析】1.据图可知,此时北京等压线较稀疏,风速小,且风向为西北风,A错误;
据等压数值的递变可知甲地为一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B正确;
据等压线数值的递变可判断气压高值区出现在蒙古境内,C错误;
台风中心气压值一般在950hPa以下,据图可知,180°经线经过太平洋,该处低纬度热带洋面没有形成台风,D错误。故选B。
【点睛】在同一幅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等压线越稀疏的地方,风速越小。
【答案】2.D
【解析】2.根据等压线分布可知,甲地位于低压中心附近,可能出现强降雨,又因为该地区位于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大,岩层破碎,强降雨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当地政府可能发布滑坡、泥石流预警,D项正确。
甲地距海洋较远,不可能发布台风预警,A项错误;
甲地降水几率大,不会出现森林大火,B项错误;寒
潮是冷锋的典型天气,根据等压线图,甲地不会出现冷锋过境的天气,C项错误。故选D。
【答案】3.C
【解析】3.读图可知,我国南方戊地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5月6日我国南方地区夏季风逐步增强,即该地吹东南风。故选C。
【答案】4.D 5.A